近期,A股银行屡创新高引发投资者关注。但我们发现这并非A股独有的现象,全球银行股都在创新高。2024年至今,全球/美国/欧洲/日本/中国/中国香港银行指数分别上涨52%/49%/65%/53%/59%/88%,当前均已逼近或超过2010年以来新高,且相对于大盘指数均跑出超额收益。
这一现象的背后首先是全球宏观环境的共性。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低增长时代、政策和地缘不确定性加剧,银行作为盈利稳定、分红可持续的“确定性资产”获得价值重估。
此外,由于2022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进入加息周期,叠加特别的业务模式和股东回报形式,海外银行兼具高股东回报和成长性:
1)货币政策:2022年以来,美国、欧洲、日本均迎来加息周期,高利率环境推动银行息差收入增加、利润增长。
2)业务模式:海外银行的业务模式较为多元化,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,投资银行、资产管理、金融市场交易等非利息收入业务是利润增长的主要支撑,例如摩根士丹利、高盛等大型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可达85%以上。
3)股东回报方式:除现金分红外,美国、日本和部分欧洲的银行还倾向于通过回购来提高股东回报。
具体分国家来看:
美国:稳分红+高回购+高成长
稳分红:近三年美国主要银行的股利支付率较为稳定,均在20%以上,部分银行例如摩根士丹利、PNC金融服务、美国合众银行能够稳定在40%以上。
高回购:除现金分红外,回购也是美国银行股青睐的股东回报方式,部分银行近一年回购金额高于现金分红,包括摩根大通、美国银行、高盛、PNC金融服务等。
高成长:过去几年美国经济整体向好,消费者和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增加,对利息业务形成提振;同时资本市场的活跃下银行的投行业务、财富管理业务等非利息收入也相应增加。2024年以来主要美国银行股利润普遍高增,且ROE也维持在较高水平,兼具成长性。
欧洲:现金分红+成长性
现金分红:欧洲银行主要采用现金分红的模式进行股东回报,且2024年普遍大幅提高股利支付率,表现出较强的分红意愿。
成长性:受债券和货币交易、投资银行等业务的带动,部分欧洲银行业表现出一定的成长性,例如德意志银行、NATWEST银行、巴克莱银行等。
日本:利润修复+分红提升
利润恢复:日本加息助推银行息差扩大,2024年以来主要银行业绩普遍高增。
分红提升:日本结束负利率时代后,主要银行股也纷纷提升股利支付率,增强股东回报。
中国(香港):低估值+高股息+稳定分红
低估值:当前大多数中国银行资产处于破净状态,但ROE水平与全球主要银行水平相当。
高股息:当前主要银行股息率在5%左右,相较于全球大多数银行具备吸引力,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当前的低利率环境。
稳定分红:中国银行股与全球其他银行相比具备稳定分红的特征,内地主要银行近三年股利支付率均稳定在30%左右水平,中银香港和恒生银行能够稳定在50%以上水平,增强股东回报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。
最后,从全球主要银行龙头估值比较看,PB-ROE框架下当前A股/H股估值仍具备吸引力。
风险提示
仅为公开资料整理,不涉及投资建议及研究观点
嘉旺网-实盘配资网-三倍杠杆-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