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幕降临,大雨倾盆。时针指向晚上9点,一支红军部队在瓢泼大雨中悄然出发。四周伸手不见五指,泥泞的山路滑腻如油,士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。队伍中不时传来\"噗通\"、\"啪唧\"的声响,几乎每个人都摔得浑身是泥。雨水顺着帽檐滴落,浸透了单薄的军装,但战士们依然咬紧牙关继续前进。
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急行军,雨势终于渐歇。曾保堂透过浓重的夜色,隐约望见远处半空中悬着一星灯火。被俘的敌军士兵低声告诉他,那正是遵义城的南门,灯光是从城门哨楼上透出来的。借着微弱的光亮,可以辨认出黑黝黝的城墙轮廓,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。
曾保堂立即制定了诈城计划。他押着被俘的敌军军官,假扮成溃败的\"九响团\"残部,准备骗取城门。主力部队则隐蔽在后方,随时准备在诈城失败时发起强攻。由于时间紧迫,只有少数侦察兵换上了黔军军服,其余战士都来不及伪装。不过连日行军让所有人都成了泥人,反倒成了最好的掩护。经过近半小时的周旋,守城士兵终于相信了他们的身份,缓缓打开了沉重的城门。红军战士如潮水般涌入,迅速分兵占领了两侧城楼。与此同时,军团侦察连也神速攻占了城左翼的战略要地红花岗,为攻城部队提供了有力的侧翼支援。
展开剩余60%正如刘伯承所料,驻守遵义的黔军教导师已成惊弓之鸟。红军入城后几乎未遇抵抗,就轻松占领了敌军师部,控制了整座城池。曾保堂率部进驻敌师部休整,紧绷的神经一旦放松,疲惫感顿时如潮水般袭来。他草草扒了几口冷饭,便倒在一张临时铺就的床铺上沉沉睡去。
正酣睡间,一阵密集的枪声和嘹亮的冲锋号突然划破夜空。曾保堂一个激灵翻身而起,抄起配枪就往外冲。询问才知,原来遵义城分新城、老城两部分,他们先前占领的只是新城。老城守军发现新城失守后一直按兵不动,直到凌晨才悄悄向娄山关方向撤退。那阵枪声是驻守红花岗的侦察连在阻击逃敌,但因敌军人数众多,未能完全拦截。
当黎明的曙光驱散阴云,遵义城的百姓推开家门,惊讶地发现满街都是红军战士。他们怎么也想不通,这支队伍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破乌江天险,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城中的。贵州自古地处偏远,民间迷信盛行,很快就有传言说红军有神人相助,骑着能渡江的\"水马\"。这些神奇的传说在城中不胫而走,越传越神。
为了利用民间舆论迷惑敌人,红六团通信主任特意在驻地门口挂上了\"第一水马司令部驻此\"的牌子。好奇的百姓们闻讯而来,围着曾保堂要看传说中的\"水马\"和\"盔甲\"。曾保堂无奈地拿出一顶钢盔展示,但群众仍不满足。他只好半开玩笑地说:\"水马盔甲可是军事机密,不能随便看的!\"可老百姓们依旧将信将疑,七嘴八舌地说:\"莫要保密啦,我们都是干人(穷人)\"。无论曾保堂走到哪里,总有一群百姓跟着,称他是\"水军司令\",说他能\"飞檐走壁\",不然那么高的城墙,怎么能一跃而上呢?
(攻遵义(3)连载,待续......)
发布于:天津市嘉旺网-实盘配资网-三倍杠杆-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