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分析《少年包青天》中关于抢夺衍悔大师佛珠的三个土匪身份时,有人提出这可能是崇庆七鹰中的三鹰。对此,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太可能。毕竟崇庆七鹰作为大内侍卫,应该不会参与抢劫佛珠之类的事,且他们平时主要活动在宫中,这种行为显得不太符合他们的身份。然而,这个评论倒让我回忆起了崇庆七鹰的剧情,其中有些细节值得再三推敲,尤其是卓七的角色。
事实上,隐逸村的案件如果追溯源头,根本原因就是卓七在关键时刻的立场摇摆。正是因为他的决定,才造成了最终的悲剧。如果他当初没有做出那种救人的举动,卓云的悲剧也不会发生,其他兄弟也不至于接连丧命。
回溯到当年,崇庆七鹰身为大内侍卫,奉命执行狸猫换太子的任务。七鹰们深知一旦回宫,命运必定悲惨,因此早早决定举家迁往隐逸村,以图自保。隐逸村虽然远离京城,但距离不算太远,兄弟们为了保守秘密决定在此坚守,避免外泄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。
展开剩余71%然而,不久之后,唐老二突然决定离开隐逸村,带着家人离开。此时,卓七已与唐老二的女儿有了感情,而唐老二此举显然是因为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卓七的妾室。唐老二的离去让其他六兄弟感到震惊,纷纷劝说无果。为了防止事态失控,六兄弟最终决定痛下杀手。
七兄弟武功皆强,其中凌老大能够在中招暴雨梨花针后幸存,朱六能使降龙掌,卓七则是盗墓高手。六对一的情况下,他们本应占尽优势,但唐老二手中有一件致命武器——暴雨梨花针,即便凌老大深厚的武功也只能勉强保命,却也因此精神错乱。
局势进入胶着状态。唐老二带着家人躲进破窑,六兄弟考虑过火攻这个办法,打算用火把唐老二一家活活烧死。卓七当时虽心疼自己的爱人,但由于武功不如唐老二,只能在心里悄悄盘算,计划晚上私下救人。
夜晚来临,其他兄弟松懈警惕,卓七趁机施展盗墓技艺,挖通地道进入窑洞。进入后,他发现唐老二与其女儿尚且存活,其他人已全部死去。年老的唐老二无力再行,便把女儿托付给卓七。卓七如愿与心上人团聚,但他意识到,第二天兄弟们一定会来确认,必须采取措施确保万无一失。
为了骗过他们,卓七开始了极其细致的尸体处理。他迅速把唐老二一家六具尸体拼接成七具,制造出一种“完美”的假象。此时的卓七,心思缜密,足智多谋,而这一系列行为也显示出他非凡的心理素质。最终,他顺利瞒天过海,不仅保护了心上人,还巧妙地应对了接下来的种种挑战。
卓七事后将被救的卓云母女安置在山上小屋,第二天,他和其他兄弟一起去窑洞“验尸”。卓七既聪慧又冷静,不仅成功隐瞒了真相,还时常秘密与卓云母女会面,享受着幸福生活。剧情中,卓七妻子和唐老二的女儿也相继生下儿子,不巧的是,卓七的亲生儿子不久便生病死去。为了掩盖真相,他便带着病儿外出,半年后将卓云抱回家,并编造了一段病死的谎言。
这一切的秘密,卓七足足保持了二十年。期间,他默默接受了卓云要复仇的事实,却从未向任何兄弟透露一丝消息。即便卓云因复仇计划而导致六兄弟的覆灭,卓七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,甚至连一个提醒都没有。直到卓七死于其他兄弟之前,这段秘密依旧被深藏。
令人费解的是,在卓云报复凌老大之后,虽然凌老大失踪,但卓云却迟迟未行动,为什么他要等那么长时间呢?这些细节,反映出剧中人物复杂的心态和隐秘的动机。
《少年包青天》作为一部经典剧集,无论从剧情的紧张感、人物的多面性还是悬疑的层层推进,都值得反复琢磨。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意,只有深入思考,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彩。
至于我最喜欢的剧,除了《少年包青天》,《琅琊榜》也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好剧,它不仅情节扣人心弦,还对人物心理刻画得非常到位。
发布于:福建省嘉旺网-实盘配资网-三倍杠杆-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